鲁昌钊同志在盐城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换届选举大会上的工作报告
在盐城市见义勇为基金会
换届选举大会上的工作报告
鲁昌钊
(2019年1月10日)
各位领导、各位理事、监事:
根据会议安排,我就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的主要工作情况,向大家作报告,请予审议。
一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主要工作
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于2013年8月2日选举产生。本届任期内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,在省见义勇为基金会、市公安局、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,以洪志爱同志为理事长的第四届理事会,团结带领全市各级见义勇为基金会,深入贯彻中央、省、市和市公安局党委的决策部署,坚持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、培育良好社会风气为己任,不断丰富工作内涵,扩大服务外延,在基金募集、表彰奖励、基础建设、规范运行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,在维护社会稳定、弘扬社会正气和深化平安建设中发挥了应有作用,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。
本届任期内,市基金会共表彰奖励2395人,颁发奖金、抚恤金、慰问金724.45万元。先后有23人荣登见义勇为“中国好人榜”,22人荣登见义勇为“江苏好人榜”,涌现出“全国见义勇为英雄”1人,“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”2人,“江苏省见义勇为英雄”2人,“江苏省见义勇为模范”1人,“江苏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”8人,“江苏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” 11人, “江苏见义勇为新市民”17人,“江苏最美见义勇为送报工、送奶工、环卫工” 7人,“盐城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”30人,“盐城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”71人。在省民政厅组织开展的社会组织等级评定中,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为全省少数的4A级基金会之一。
(一)强化表彰奖励,激发参与热情。坚持树立正气、激发活力,不断完善奖励机制、规范奖励行为,走出了一条具有盐城特色的表彰奖励路子。一是健全奖励机制。对原有的《见义勇为人员奖励抚恤暂行办法》《警务辅助人员奖励办法》进行修订完善,出台《盐城平安好人评选办法》和《举报、制止犯罪有功人员奖励办法》,形成了以见义勇为人员奖励为主体,警务辅助人员、平安好人、制止犯罪有功群众奖励为补充的“四位一体”奖励制度。二是提高奖励标准。2013年,对实施近6年的《见义勇为人员奖励抚恤暂行办法》进行了大规模修订,对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的奖励标准从5000元提高到5万元,对积极分子的奖励标准从3000元提高到2万元,奖励标准分别提高10倍和7倍。对平安好人和制止犯罪有功人员,则作出500元至5万元的奖励规定。2017年9月,67岁的花甲老人王浩春勇斗窃贼,被砍6刀仍紧抓歹徒,时任盐城市委书记王荣平专门批示,会领导第一时间到医院看望,现场表彰并送上慰问金。三是扩大奖励范围。把奖励外延扩大到维护稳定的多个层面,研究出台《网络治安志愿者奖励办法》等专项奖励办法。同时在“盐城公安微警务”平台开通“邀你来破案”栏目,号召群众举报,营造共建平安氛围。截至目前,奖励有功群众124名,发放资金28.5万元,成功阻止通讯网络诈骗等犯罪348起。
(二)注重典型宣传,扩大社会效应。按照建强宣传队伍、打造宣传产品、畅通宣传渠道、开展系列宣传的思路,推进立体化、全方面的宣传。一是加强立体化新闻宣传。一方面,与新华日报、江苏法制报和盐阜大众报、盐城晚报、盐城电视台等省市主流媒体合作,对现行发生的突出见义勇为行为,第一时间邀请媒体记者采访报道,扩大典型效应。近年来,市级以上媒体累计刊发见义勇为报道3000余篇、专题70余条。另一方面,运用“两微一端”进行宣传,设立见义勇为微官网、开通微信平台,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见义勇为先进事迹。二是举办多样化专题宣传。举办见义勇为20周年纪念活动,制作《见义勇为英雄谱》读本,《正气勃发20年》画册、《涌动的正气》专题片,发放各县级见义勇为基金会和工作站,向社会免费发放。2017年7月7日,市公安局和市会联合举办“致敬英雄”平安盐城见义勇为大型公益活动,网络直播观众达200余万次。三是开展全方位社会宣传。结合厚德盐城、平安盐城、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,建立专业宣传队伍,制作一批宣传折页、手提袋、文化衫、遮阳帽、雨伞等物品,在中茵海华、宝龙城市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集中宣传,在《盐阜警风》杂志开设见义勇为专栏,专题报道见义勇为先进典型事迹,每期分发至各见义勇为基层工作站,宣传见义勇为政策,传递社会正能量。
(三)突出以人为本,做好权益保障。坚持从实际出发,以人为本、贴心服务,竭力帮助见义勇为人员解决最需要、最现实、最直接的问题。一是完善救助机制。制定《全市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实施意见》,奠定制度保障,并由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,每年拨款300万元用于解决见义勇为伤亡人员的抢救、抚恤。针对部分困难家庭和伤残人员实际困难,制定出台《关于为部分见义勇为困难家庭和伤残人员发放专项补助的意见》,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。二是开展优抚优待。对1457名在册人员建立专门台帐,分发各工作站,结合公安机关大走访等活动,掌握受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及其家庭现状,制定有效措施,最大限度帮助解决困难。先后为11名见义勇为致残人员申报评残,办理各项补助;为23名见义勇为负伤人员解决医疗费用补助;为21名见义勇为牺牲人员亲属及时解决抚恤救济。三是办好为民实事。每年组织开展“金秋助学”、“送清凉”、“夏令营”活动,累计为264名成绩优异、家庭相对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发放补助金74.5万元;为522名见义勇为先进人物发放消暑物资26万元;有87名见义勇为英模代表和家属得到健康疗养;每年为百余名见义勇为人员赠送《人民公安报》《法制日报》等报刊,帮助见义勇为人员子女办理中考加分手续62名。
(四)加强基层基础,筑牢发展根基。经过多年努力,全市见义勇为组织体系全面建成,实现了工作的全覆盖。一是健全网络,优化队伍结构。在派出所建立见义勇为工作站,配备专职工作人员,建立专业志愿者队伍。目前,全市共有180个工作站,建湖上冈、盐都龙冈等一批示范工作站相继建成。二是广辟渠道,推进基金增值。通过政府支持和社会募集,实现基金规模稳中有增,目前,全市现有基金达1.49亿元。三是严格管理,健全工作制度。从制度、流程、管理等方面入手,建立工作规范。制定《基金管理办法》,编制《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工作手册》,健全工作制度,规范工作流程,促进工作有序开展。
二、对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建议
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市基金会的工作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,与党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。比如说,近年来,各地见义勇为基层组织发展非常迅速,我们在工作中强调“全覆盖”比较多,而服务和管理方面做得还不够;又比如,各地在见义勇为工作中形成了许多好经验、好做法、好典型,我们虽然总结推广了一些,但力度还不够,还没有形成广为复制的“品牌效应”。此外,市基金会在自身建设方面也要进一步加强,基金规模需要进一步扩大,作风建设和信息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,与各位理事、特邀理事和监事的联系沟通还不够密切。总之,我们要以此次换届会议为新的起点,振奋精神、自加压力,与时俱进、创新发展,努力开创全市见义勇为工作的新局面。在这里,我再提三点建议:
(一)进一步提升工作站位,以新时代、新思想、新要求弘扬见义勇为精神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切实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、培育良好社会风气为己任,着力推进见义勇为事业与平安法治建设融合发展,大力表彰见义勇为先进人物,充分利用媒体力量,多角度、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,努力在弘扬奉献精神、传播正能量上下功夫,不断放大见义勇为社会效应。
(二)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,真心诚意关爱见义勇为人员。进一步完善权益保障机制,加强与卫生、民政、教育、住建等7个部门的协同力度,在就医绿色通道、评烈评残、中高考加分、争取廉租房等环节下功夫;同时把见义勇为工作纳入平安法治的建设中,基层组织提高工作水平,最大限度做好见义勇为人员后续服务工作,建立全市见义勇为工作系统,及时发现见义勇为先进事迹,及时掌握见义勇为人员工作生活现状,竭尽全力关心关爱见义勇为人员,真正为他们解难事、做好事、办实事。
(三)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,加强基金会自身建设。加强见义勇为立法工作,进一步规范奖励标准及制度,完善基层工作网络,在狠抓落实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,拓展思维,继续推进示范工作站建设,建好“黄海群众”等专业志愿者队伍,夯实工作根基,同时创新募捐形式,开广筹资渠道,与大型捐资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,争创公益品牌项目,各地要主动争取政府财政对见义勇为专项基金的支持,使见义勇为工作能走得更远,抓得更实。
以上报告,请各位理事审议,谢谢大家!